南京热线讯:送什么礼物给别人最好?你是为了取悦别人还是满足自己?
其实,在馈赠的习俗中,有三个主角:送礼的,收礼的,以及看客-也就是虚拟的第三方,送礼者往往也要送他些“东西”。你要研究好一个问题:“这礼物究竟是送给谁的?”
1、送让人讨厌的礼物
有些礼物绝不会体现自身的价值,让人难释重负。这些礼物让我们背上责任的重担,却没的选择。
比如我们没开口找人家要,人家就送我们一条狗。礼物的背后是给我们的束缚。这就是欲擒故纵呀......
让人讨厌的礼物,还包括那些无视我们存在的(比如奶奶给孩子我们不给的东西)或是剥夺我们快乐的东西(我们自己挑选或获得礼物的快乐)。让人恼火的问题:“我还有自由吗?”
2、送不可思议的礼物
有些人送礼一掷千金,就像古代的帝王一样,挥霍奢靡,因为他在万人之上。过度慷慨的本质是强烈的占有欲。送礼时的挥霍暗藏一种不由自主统治别人的意愿,因为那些分量过重的礼物隐含着需要对方回报和尽义务的成分。这种挥霍可能是阴险的,也可能是自愿的收买。一个挺伤人的问题:“他在追求什么样的地位?”
3、送实用的礼物
一把分奶油水果蛋糕的小铲子,一台吸尘器,一把螺丝刀......这些实用的礼物往往是最令人失望的了。不仅仅因为它们太土气,不够诗情画意,主要是因为它们容易引起接受人的误解。比如送给妻子一份减肥计划,给儿媳妇一个烤炉,说是对她们有所帮助,但好像是在揭人家短或侮辱人家智商呀。煞风景的问题:“那礼物有用吗?”
4、送代金券的
把代金券或一些钱当礼物送非常便捷。但既然你都不在乎送的是什么了,别人拿它干什么也就不用你操心了。
这种无形的馈赠里包含了些含蓄的意味(不打算让收礼的人猜透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),同时也有尊重的成分在里面(即便他不知道我们是怎么送的,反正是送出礼物了)。提个私下的问题:“这礼物(这钱)我收着踏实吗?”
其实能够赠送的礼物有很多,只是关键是以什么方式送出。是送到就行,还是送得品位高,或是送得让众人皆知?在这里就不再一一续述了。因为送礼物首先是爱的表达。
法国心理分析家萨缪埃尔·勒帕斯杰(Samuel Lepastier)就认为,“礼物是爱的见证,是精神食粮,我们可以从母亲哺育自己孩子这一点上找到原型。所以同样,恰当的礼物就是一份能够使接收人内心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礼物。”但在现实中,礼物从来都不是免费的馈赠,“给予就是索取”。当我们送礼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感谢、欣赏、尊重和祝贺时,我们其实是在期待索取别人的观点和想法。作者:麦柯 来源:南京热线(本文系www.njrx.cc原创稿件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)